慕寿祺(1875一1948),字子介,号少堂,甘肃镇原人,光绪十八年(1892年)人庠,二十九年中本省乡试,宣统元年举孝廉方正。清末加入同盟会,民国元年任甘肃临时议会副议长。曾任甘肃民政长署秘书长,甘肃通志副总纂。有《求是斋诗话》著称。组建过天水县党部。
曾经写过《长城考》。
……继续阅读 »
huang
2年前 (2019-04-27) 975浏览 0评论
2个赞
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长城的重要指示精神,2019年元月,经国务院批准,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《长城保护总体规划》。本规划是在《长城保护条例》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,并提出了原址保护、原状保护的总体策略。对于绝大多数长城点段,重点做好日常养护、局部抢险和标识说明。对于价值突出的点段,在开展考古研究的基础上,按照最低程度干预和真实性原则,……继续阅读 »
huang
2年前 (2019-02-24) 1465浏览 0评论
7个赞
2018本文作者:王雪农
所谓长城就是一道长长的高墙,从文字概念出发似乎没有错,不是距离很长的城墙,怎么能叫做“长城”呢?但是,长城不仅仅是一道长长的大墙,其实它还包含着其它的形式结构,各时期长城修筑的方式也不尽相同,自长城诞生在中华大地那一日起,她就是一个多形式、多功能的连续性军事防御体系。
最早的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长城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长城……继续阅读 »
wu
2年前 (2018-12-15) 2118浏览 0评论
6个赞
本文作者:王雪农
同一时代、同一条长城在不同的地域,修筑的方式是不同的。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呢?结论是决定于修长城的理念和环境及条件的差异。
中国历代修长城都遵循着一条原则:这就是“因地制宜,就地取材”。用今天的话说就是: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来制定修筑计划,所需用的建材要就地选取。以汉长城和明长城为例。这两条长城都东西长达8000公里以上,跨越了中国北方的……继续阅读 »
wu
2年前 (2018-12-14) 1788浏览 0评论
3个赞
署嘉峪关营中军千总五品军功杨玉林,清同治年间
1868年,嘉峪关立《钦赐花翎代理嘉峪关游击府事守戎茂中公路大老爷林德政功行碑记》,碑高 1.63 米、宽 0.60 米,质地为黛色黑山石。该碑记录了同治四年(1864)回疆变乱后,路林德带领军民补葺倾颓城堞、续募兵丁充实营伍等信息。该碑现存于嘉峪关碑廊中。
(黄益据谢丹所撰《<钦赐花翎代理嘉峪关游击府事……继续阅读 »
huang
2年前 (2018-12-06) 899浏览 0评论
0个赞
钦赐蓝翎嘉峪关营中军千总六品军功刘得元,清同治年间
1868年,嘉峪关立《钦赐花翎代理嘉峪关游击府事守戎茂中公路大老爷林德政功行碑记》,碑高 1.63 米、宽 0.60 米,质地为黛色黑山石。该碑记录了同治四年(1864)回疆变乱后,路林德带领军民补葺倾颓城堞、续募兵丁充实营伍等信息。该碑现存于嘉峪关碑廊中。
(黄益据谢丹所撰《<钦赐花翎代理嘉峪关游……继续阅读 »
huang
2年前 (2018-12-05) 993浏览 0评论
0个赞
肃州直隶州儒学庠生国子监太学生五品军功任宗昉,清同治年间
1868年,嘉峪关立《钦赐花翎代理嘉峪关游击府事守戎茂中公路大老爷林德政功行碑记》,碑高 1.63 米、宽 0.60 米,质地为黛色黑山石。该碑记录了同治四年(1864)回疆变乱后,路林德带领军民补葺倾颓城堞、续募兵丁充实营伍等信息。该碑现存于嘉峪关碑廊中。
(黄益据谢丹所撰《<钦赐花翎代理嘉……继续阅读 »
huang
2年前 (2018-12-04) 1359浏览 0评论
0个赞
嘉峪关游击路林德,清同治年间
1868年,嘉峪关立《钦赐花翎代理嘉峪关游击府事守戎茂中公路大老爷林德政功行碑记》,碑高 1.63 米、宽 0.60 米,质地为黛色黑山石。该碑记录了同治四年(1864)回疆变乱后,路林德带领军民补葺倾颓城堞、续募兵丁充实营伍等信息。该碑现存于嘉峪关碑廊中。
(黄益据谢丹所撰《<钦赐花翎代理嘉峪关游击府事守……继续阅读 »
huang
2年前 (2018-12-03) 1277浏览 0评论
0个赞
助马堡是明代的官堡,官建堡军驻扎,“屯田制”耕战合一而人驻家成家族兴。在助马堡的历史上,边氏家族的影响力无疑可以排在第一位。
据边氏后人讲,边氏家族祖先在康熙年间(公元1672——1679年)随军队调防而定居于助马堡。所以,边氏家族是军人出生,这点毫无疑问。在边氏家族中,涌现出许多出类拔萃的军人,随着家族的不断壮大而后出现经商、从政以及务农。
边氏家族从二代……继续阅读 »
huang
3年前 (2018-10-27) 1012浏览 0评论
0个赞
助马堡是明代的官堡,官建堡军驻扎,“屯田制”耕战合一而人驻家成家族兴。在助马堡的历史上,边氏家族的影响力无疑可以排在第一位。
据边氏后人讲,边氏家族祖先在康熙年间(公元1672——1679年)随军队调防而定居于助马堡。所以,边氏家族是军人出生,这点毫无疑问。在边氏家族中,涌现出许多出类拔萃的军人,随着家族的不断壮大而后出现经商、从政以及务农。
边氏家族从二代……继续阅读 »
huang
3年前 (2018-10-26) 1228浏览 0评论
1个赞